打造智慧充电 恒大与国家电网强强联手

7月16日,恒大集团与国家电网正式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双方各持股50%。合资公司将聚焦社区智慧充电等新能源汽车业务,包括社区智能充电桩建设运营、智能充电桩销售以及社区增值服务。双方将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有望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各个击破。 难题一:充电桩供需不平衡、布局不均 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80.8万台……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虚心”和“养身”,是走出车市寒冬的先决条件

在行业压力之下,惟有谦逊的姿态能让人弓如满月。而盈利和销量之外,还有报表上未体现的指标更为重要,更能反映车企的健康度。 2019年的上半叶,显然是汽车产业五味杂陈、异于以往的半年。 “29年来首降”余威尤烈,“寒冬”之说迄今不绝。但在“国五甩卖”和“新能源补贴过渡期加成”的抬升下,6月中国车市用一个“翘尾”为上半年谢幕。于是,车企们的“中考卷”便在一片光怪陆……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大众福特联盟存潜在危险 克服文化冲突协调合作是关键

据福布斯报道,尽管福特和大众通过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来扩大联盟的雄心勃勃计划,受到了投资者的称赞,不过一些人担心,从长期来看,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可能会成为产生潜在摩擦的根源。 大众和福特联盟的亮点包括福特将使用大众的模块化电动平台MEB,未来六年中,向欧洲市场交付超过60万辆基于该平台的汽车,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开始在德国科尔恩·默肯尼奇(K……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一汽/东风/广汽将接入 滴滴推开放平台

7月15日,滴滴出行宣布正式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将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连接开放平台运力和海量用户,解决用户出行问题。 此前,滴滴先后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如祺出行”、 “东风出行”、一汽运营的网约车服务等第三方服务商也将接入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未来,用户可以在滴滴出行App一键呼叫不同平台车辆。 去年,滴滴与31家汽车产业合作……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混动车型“受待见” 或利好丰田和本田

7月9日,工信部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考虑重新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分类,混合动力车仍被视为化石燃料汽车,但将其重新归类为“低油耗乘用车”。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或将更多地支持混合动力车型,而不只是仅仅依靠纯电动汽车,而这一立场的改变或有利于丰田和本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   根据修改后的提议方案,汽车制造商每百万……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PSA集团/法国万喜测试自动驾驶新功能

日前,PSA集团与法国万喜高速公路集团(VINCI Autoroutes)在法国开始测试自动驾驶新功能。测试将在法国的A10和A11高速公路上进行,测试车辆采用PSA集团旗下的标致3008原型车,该款车型被纳入到PSA集团AVA“全员自动驾驶”项目下辖的自动驾驶车队中。 在本次全新阶段测试项目中,车辆将启用自适应巡航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开展路测并穿过收费……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车市寒冬,电动化与智能化远水难解近渴

市场寒冬下,中国车市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震荡期,头部品牌丑闻缠身,二线品牌以价换量,自主品牌(含造车新势力)承压严重,似乎正成为当前车市的真实写照。 市场寒冬比预期来得更为强烈 自2018年开始,延续多年增长势头的中国汽车市场踩下了刹车,进入负增长区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新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蔚来之后再布局,李斌看上新“万亿蛋糕”

7月16日,亿欧汽车通过多方采访获悉,蔚来将拆分旗下能源补给服务NIO Power,寻求在今年Q4完成独立融资,规模在数十亿元左右。该项目由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以及蔚来总裁秦力洪、蔚来汽车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等人牵头,或将在未来2个月内上线独立APP。与此同时,NIO Power将进行更名,最终名称尚未确定。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目前NIO Powe……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长城脚下,BAT再无车联网之争

中国互联网领域BAT争王,但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他们同台了。 今天(7月15日),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长城汽车正式发布“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发布会上长城与腾讯、阿里、百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和高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前瞻性技术的深度聚合,长城汽车将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全域智慧生态,打造长城汽车全域在线(GTO:Great……继续阅读 »

0评论 3个赞

弃卡罗拉,推SUV车型,丰田更改在美合资工厂生产计划

和全球所有的汽车企业一样,丰田必须在当下学会选择和聚焦。 2017年8月,丰田和马自达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投资16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并着手组建了30万辆年产能的生产工厂,双方分别使用一半产能,各自旗下相关车型计划于2021年正式投产。根据丰田当时的规划,该工厂将率先生产卡罗拉。 虽然新工厂的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但丰田汽车于近日宣布,该公司将临时改变生产车型的相……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