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退出舞台 大众甲壳虫将于明年停产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13日,大众汽车表示,将于明年停止生产甲壳虫汽车,终结这款曾风靡一时、在汽车业颇具传奇色彩的车型。该公司表示,第三代甲壳虫汽车将于2019年7月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停产。 大众集团美洲地区首席执行官Hinrich Woebck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目前正转变为全产品线、以家庭为中心的汽车制造商,并正在加强电气化努力。目前公司尚……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海湾石油落户广州:92号油卖出白菜价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车主们对于油价的关心可以说是接近于对支付宝余额的关心程度了,不过不同之处在于,车主们希望自己的支付宝余额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油价来说是希望它能越来越低。在国内的燃油供应普遍都是以“两桶油”马首是瞻的情况下,汽油的价格也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不过好在之前有消息说不久就会有很多的外资加油站将要进入中国大陆,虽说在之前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这一次在广州……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高通 搭载C-V2X技术的汽车预计2019年投产

近日,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出席智博会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与众多嘉宾共同论道5G、人工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以及对于中国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接受环球网科技等媒体记者采访时,阿蒙表示中国的移动市场相当巨大,中国移动产业也在迅猛发展,同时,移动技术也不断被推广到其他行业之中,这也给了高通更多的发展机会。随后,阿蒙就5G的发展……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韩系车在华业绩逆势攀升 这是真正回暖?

简介:近日,现代、起亚等韩资汽车品牌纷纷公布第二季度的报表,对外披露销售情况,虽然现代汽车、起亚汽车为代表的韩系汽车在华在逆势上升,但随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回暖被打了一个问号。 目前,虽然中国车市整体不尽如人意,但韩系车企在华销量逆势上扬。近日,现代、起亚等韩国各大车企纷纷披露第二季度的报表,对外公布其销售情况,现代和起亚两大汽车品牌在华的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北汽新能源欲借上市解决资金需求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今年7月份撂下狠话:「北汽就是要全面新能源化,这就是我们的创新之路,燃油车不玩了,北汽没戏,或者戏也不大。」这充分向外界传递了北汽转型决心之大。同时,北汽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全面停售燃油车,彻底转向新能源汽车。 作为北汽集团向新能源转型的排头兵,北汽新能源无疑肩负的担子最重。尽管在2018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成绩鲜亮,但是产品力不足、品……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美国CFIUS同意大众投资研发固态电池技术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14日,大众宣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已同意其向电池技术公司-QuantumScape投资1亿美元,并增加在QuantumScape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此外,大众还将加入QuantumScape董事会。QuantumScape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衍生公司。通过该项投资,两家公司成立了合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西井科技发布全新自动驾驶品牌

人工智能公司westwell西井科技13日举办了“新物种,启动!”无人驾驶品牌暨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自动驾驶品牌——Qomolo逐路,并发布全球首款真正意义的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 Q-Truck。该车采用开创性的无驾驶室整车设计,可应用于港口、物流园区,矿版,高速等多场景。 同时,西井科技也正式对外宣布已和三家A股上市公司:振华重工((600320)、珠……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大众将采用3D打印制造汽车功能性零部件

有消息指,大众计划以3D技术生产汽车功能性金属零部件。大众官方亦表示将将与惠普(HP)、吉凯恩粉末冶金(GKN Powder Metallurgy)合作开发新的3D打印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零件的生产速率。 大众计划和GKN、惠普合作的成果,便是一种最早明年即可投入生产的结构性大规模3D打印技术。该技术令由粉末和粘结剂一层一层造好,再送去烧结,最终形……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俄最大汽车制造商将与中国联合生产大功率发动机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9月13日报道,俄罗斯卡玛兹工农联合公司与中国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将建立合资企业来生产工业发动机,双方各持股50%。在9月11日举行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卡玛兹公司总经理谢尔盖·寇格金和中国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签署了创建合资企业“卡玛兹-潍柴”的协议。 中国潍柴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和俄卡玛兹公司总经理寇格金 “卡玛兹-……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ofo的创业悲剧: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ofo的命运展示了中国创业最大悲剧性——坚持到最后,却被投资者扼住要害。 在朱啸虎之后,ofo和大股东滴滴之间的斗争已经是公开的事实。滴滴要低价吃下ofo来补足自己的战略,而为了低价,它不惜多次动用自己在ofo董事会的权利。 对比美国市场,没有哪个企业风投像中国企业风投一样,带有如此强的侵略性;而从企业自身来说,也因为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才会为了获得融资而……继续阅读 »

0评论 2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