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豪华地位 梅赛德斯考虑推出电动迈巴赫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据《汽车新闻》网站报道,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希望其电池动力汽车的产品线一直延伸到超豪华汽车阵营,以帮助捍卫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超豪华汽车市场上依然鲜见电动汽车的身影。     戴姆勒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彰显梅赛德斯-奔驰进军超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的雄心壮志,戴姆勒可能会利用……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换电模式“死而复生”背后是有利可图,还是政策导向?

风向一变,几年前还被称为“死路一条”的换电模式,如今却成为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政策无疑是其中的风向标。5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换电”第一次被国家“点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的部分,“建设充电桩”一词被正式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而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苗圩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充电基础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 也就是……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大众汽车投资的硅谷电池企业计划上市 估值33亿美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大众汽车支持的硅谷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Scape周四表示,该公司计划通过与肯辛顿资本收购公司反向并购的方式上市,企业估值为 33 亿美元。 QuantumScape还宣布,该公司将与大众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从2024年开始为大众的电动汽车生产固态电池,并最终为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QuantumScape总部位于圣何塞,自2010年从……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戴姆勒发行绿色债券用于开发纯电动车 竞标规模达330亿欧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戴姆勒将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就在一天之前,该公司首次发行的这种环保证券在德国引发追捧热潮。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制造商,戴姆勒以比中间掉期高出160至165个基点的价格发行以欧元计价的10年期债券。 该人士要求匿名,因为他们没有被授权谈论此事。根据绿色债券框架,戴姆勒计划将收益用于开发零排放汽车。 此次戴姆勒发债是本月欧洲市……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宝能汽车携观致入选央视品牌强国工程

9月3日,“宝能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战略合作发布会暨品牌强国工程TOP品牌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宝能集团正式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TOP品牌的合作伙伴。 据悉,“品牌强国工程”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国家级品牌打造计划,旨在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平台,通过全媒体传播品牌强国战略,助力培育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国家级品牌……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特斯拉启动50亿美元再融资:马斯克是“秀财技”还是“真缺钱”?

  日前,特斯拉宣布启动一轮规模为50亿美元的再融资。 根据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特斯拉已与高盛等10余家投行达成协议,后者将承销甚至购买其即将发行的新股票。 这并非特斯拉上市后第一次进行再融资。有媒体统计,在过去十年中,特斯拉曾通过高位增发新股募集了140亿美元资金,而这次的规模是最高的。 这本身并不稀奇。作为尚处于开拓市场阶段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劳斯莱斯CEO:豪华车的市场需求正在复苏

  据路透社网站报道,劳斯莱斯首席执行官托斯滕•穆勒-奥特弗斯(Torsten Muller-Otvos)近日表示,受亚洲市场销售的推动,该公司豪华车的需求正在回升。尽管冠状病毒大流行打击消费者信心并导致经销商被迫关门,但他对明年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劳斯莱斯控股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 Plc……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初创企业Bollinger计划2022年推电动货车

据外媒报道,近日,电动汽车初创企业Bollinger宣布,计划从2022年开始生产纯电动配送货车。当前,大型配送车队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许多汽车制造商都争相在市场上推出新车型。   在此之前,该公司一直在开发针对普通消费者的皮卡车型,但是其首席执行官Robert Bollinger表示,由于其他制造商都在开发电动配送货车,该公司也将抓住趋势,推出一款名为D……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不向电池业务砸钱,福特为何站在对立面?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但是福特在其新能源道路上选择了另一条路径。 当大多数车企都对未来新能源汽车担忧,且与电池企业深度绑定时,福特汽车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近日,外媒报道称,福特汽车公司在电气化领域的广泛投资包括投资于一系列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却没有计划在电池研发、生产领域进行投资。 今年北京车展,福特旗下的全新纯电动SU……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以“销售质量”盈利 日产明年实现反弹

内田诚预计,明年1-3月,即本财政年度第四季度的收益会出现好转,尽管这对于防止连续第二年出现赤字来说略晚了一些,但这样的反弹将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下一个财年恢复盈利提供动力。 内田诚希望通过“销售质量”——即不依赖折扣或批量销售的高价值交易来实现盈利。日产在前任CEO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领导下也曾尝试过类似的策略,但收效甚微,但……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