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金属集团获得新型电子蒸汽泵订单,总额超过7亿欧元

莱茵金属集团旗下的皮尔博格目前获得新型电子蒸汽泵批量订单,是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项目,总额已经超过7亿欧元。这款创新产品在去年夏天刚刚投入批量生产。委托生产这一全球最新产品的客户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这些订单计划将持续至2026年。相应车型投入量产之后,皮尔博格仅凭这一产品订单每年将在全球生产高达350万只电子蒸汽泵。 如今,排放法律不仅针对……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融资交付后新造车企业跨入第三关

  在新造车企业发展初期,“钱”无疑是其生存的最关键因素,在中国兴起数量超过百家的新造车企业比拼的第一步正是融资能力。但有了钱之后,如何把钱“花好”是决定其能走多远的关键。从去年蔚来交付作为新造车企业量产的开始,至今已已有威马、小鹏、电咖、零跑、哪吒、前途等实现量产交付,交付最多的企业累计销量即将突破两万辆。 从累计销售一万辆的流量红利结束,到现在真正意义……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宝马否认将停产首款纯电动车i3 并证实正在打造i1

据国外媒体autoexpress报道,BMW i 部门负责人罗伯特·伊林格(Robert Irlinger)透露证实,一款基于1系的入门级纯电动掀背车已经在产品计划中。这款被叫做i1的车型最早可能在2021年上市。同时,他否认了i3的停产传闻,称i3 将进一步升级并投入生产。   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大规模采用电气化技术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在欧洲和……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汽车出行这十年”之关键词:车展观感

今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迎来成立70周年华诞,举国同庆,砥砺前行。70年的风雨变迁,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作为汽车类媒体的从业者,有幸目睹、感受和经历了汽车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为标志,全面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初次见面恰似偶遇” 从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全球五大汽车展”的提法……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内田诚担任日产CEO 或成修复与雷诺联盟关系的关键人物

据彭博社报道,日产汽车正式宣布原日产汽车执行委员会成员、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内田诚(Makoto Uchida)升任社长兼CEO。 路透社报道称,内田诚是一位与雷诺关系密切、为人坦率、直言不讳的高管。通过选择内田诚担任CEO,日产董事会选择了一位与公司传统文化略有不同的人。 他于2003年加入日产汽车公司,在日产汽车公司……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配全息玻璃 特斯拉全新显示屏专利曝光

日前据外媒报道,有消息曝出特斯拉申请了一项配有全息玻璃的无边框显示屏专利。据悉,该玻璃可以“减少或消除系统显示部分和非显示部分之间边界的可见性”。 在2009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参数|询价)时,Model S已经开启了“大屏时代”,利用中控屏代替了大部分物理按键;不可否认,这在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浪潮。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推出“全面屏”手机,根据特斯拉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防止车辆电池爆炸 博世推新型芯片技术

日前,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推出了一项新型半导体技术。该技术可在电动车发生事故后,利用微型芯片切断电源防止车内人员触电以及防止车辆发生爆炸。据悉,这类微型芯片能够令电池电路在不足一秒内断电,确保现场急救人员和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博世方面表示,新推出的半导体技术将在提升电动车的安全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博世会将微型芯片整合到车辆安全系统内,在车辆发生……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减排目标日趋紧迫 车企做了哪些努力?

欧洲市场减排要求不断收紧,中国也在加严油耗考核,汽车产业正在展开一场与温室气体的“搏斗”。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车企越来越紧迫的任务,今年以来,有十余家车企先后发布企业责任感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介绍了从生产、运输、使用到报废等汽车全生命周期所做的努力。我们来看一看在中国市场践行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车企做了哪些工作?本文将主要针对已发布2018年企业责任报告的车企进……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雷诺2025年将使用钴含量为零的固态电池

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下一步将是固态锂离子电池组,因为它更轻、更安全,并且充电更快。像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都对固态电池情有独钟,后者曾提出明确目标,2025年将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 现今,雷诺对固态电池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含钴的固态电池似乎更让它感兴趣。日前,雷诺汽车高级副总裁吉尔斯·诺曼德(Gilles Normand)对外表示,到2025年,雷诺旗……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9月新能源车热度增幅收窄

九月的新能源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其中,不止中国品牌,合资车企也在不断发力,而这以上汽大众为甚,其一举拿下“用户意向增幅最大”厂商称号。当然,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依然强势,比亚迪、上汽集团仍为用户最为青睐的两个厂商。除此之外,9月新能源行业还呈现哪些特点? 整体走势:新能源市场热度攀升,不过增幅有所收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走势如何……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