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宝腾面临新挑战

企业 经济参考报 354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前不久,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的见证下,吉利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正式签约,收购其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路特斯(莲花)51%的股份。
对于这次收购,国内媒体赞誉有加,认为吉利再一次提升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天花板,并将其与华为并列,认为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两个标杆。

吉利收购宝腾面临新挑战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抓机遇的眼光值得欣赏,吉利近些年的发展也值得肯定,但收购宝腾,李书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挑战一:“在别人的花园里种菜”。这件事,李书福可以说过去干过,也可以说没干过。说干过,是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说没干过,则是因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全资收购,而收购宝腾,吉利只占49.9%股份,严格意义上说,宝腾的主人还不是吉利。怎样在一个合资企业里发挥吉利的作用?李书福和吉利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
以往,无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李书福都是老板,基本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单从人员调配上看,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本部的高管已换过一茬,而中方参与收购的第一批“老臣”基本上所剩无几。如沈晖、赵福全、童志远等一干人已先后离开,后来加盟的付强、柳燕、宁述勇等也一个不剩。想在宝腾同样折腾,李书福基本做不到。
由此看来,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民族意识极强的国家,吉利要运作好宝腾这个被马来西亚称之为“国宝”的企业,看来并不容易。
挑战二:“失去了中国大市场这个靠山”。收购沃尔沃,除了李书福的胆略、机制之外,更重要的砝码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李书福当初收购沃尔沃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收购之后沃尔沃很快实现了赢利,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吉利让沃尔沃服了“灵丹妙药”,而是中国汽车市场救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全世界主要的汽车厂家。2008年中国销售汽车938万辆,2009年达到1364万辆,增长了46%,2010年再接再厉,达到1806万辆,又增长了32%,这在全世界汽车史上绝无仅有!
记得当初有一家企业也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印度塔塔公司收购的捷豹路虎。2010年秋天,我在英国访问时,捷豹路虎公司的一位高管感叹:公司还是原来的公司,人也还是原来这帮人,2008年前后发愁车卖不出去,两年后发愁车生产不出来。当我告诉他,路虎有的车型在中国每辆要加价三四十万元时,他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故事显然不可能在宝腾身上重演,宝腾的巨大产能只能在马来西亚本地消化。要进入中国市场,难于上青天。
因为,目前在关税的保护下,中国每年的进口总量也就100万辆左右,而绝大多数都是高端品牌。
一般来说,一款车要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都会先从进口车做起,如果卖得不错,再进行CKD组装,最后才是国产化。因为这个时候品牌已树立起来,质量也得到了认可。这些年,中国汽车厂商的海外战略大多省去了第一步,导致出口量一直在百万辆以内徘徊不前。正因为如此,当有人说吉利只要将博越这款车拿到马来西亚直接生产就能“一炮走红”时,我却对此持怀疑态度。
但不管怎么说,吉利的这次收购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成功与否,毕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即使遇到一些挫折,也会获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宝贵经验。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