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反扑”Waymo

企业 高工智能汽车 161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近日,大众汽车和英特尔旗下Mobileye宣布合作部署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宣布计划从明年年初开始在以色列开展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测试。

如果一切顺利,上述服务将逐渐转向2022年的全面商业化部署计划。但目前双方拒绝透露这项服务是否将向公众开放,而大众汽车将提供旗下的纯电动车型。

传统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巨头之间的“博弈”无疑是未来很长时间的焦点话题。大众汽车此次与Mobileye的合作,仅仅是前者全球移动出行业务布局的一部分。

近日,有海外媒体披露,大众集团正在寻求与Waymo在欧洲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合作。

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希望花费120亿欧元(约合137亿美元)收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公司10%的股份。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目前,大众集团总市值约为783亿美元;而机构给Waymo的最新估值是1750亿美元。

此前,有消息称,Waymo正在考虑进军欧洲市场,把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业务拓展到美国以外的地区。同时,Waymo也表示可能在欧洲会采取更开放的合作方式来进行业务推广。

大众集团的举动,并非一时兴起。

今年8月,大众集团曾试图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rora Innovation。这家公司的三个联合创始人,分别来自谷歌X实验室、Uber和特斯拉负责自动驾驶的关键岗位。

但结果是遭到拒绝,因为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公司希望保持独立,并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3月份, 这家公司刚刚完成了A轮9000万美元融资。

此前,大众集团宣布与Aurora联合研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推出‘移动即服务’自动驾驶车队。

赫伯特·迪斯早些时候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有计划收购自动驾驶相关软件公司,并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公布进展。

另一方面,大众集团还在加紧推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就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制定共同标准进行讨论,目前潜在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5家,主要就自动驾驶技术行业联盟展开商谈,谈判涉及成本、风险及其他责任分担问题。

当然,大众的目的只有一个:应对汽车行业的新变革。

今年4月,大众集团宣布了最新的集团战略,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电动车及新型出行领域投资340亿欧元,其中,2022年前,将在中国投资150亿欧元用以电动汽车业务、自动驾驶、数字化以及全新移动出行服务的推进。

除了联手中国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公司首汽约车、滴滴出行,大众集团还正式成立了全新的移动出行公司MOBILITY ASIA,并推出其全新出行品牌“ezia”,中文名(逸驾)。

今年9月,大众汽车率先亮剑电动化,发布“ELECTRIC FOR ALL”计划,其中,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是大众汽车品牌电动汽车攻势的重要部分,这是专为电动汽车而设计的平台。

大众汽车品牌ID.将成为全球首款基于MEB平台生产的车型;它将于2019年底在德国茨维考开始生产。中国的首款MEB车型将是一款SUV,它将紧随其后于2020年开始生产。

当然,面对变革,大众集团不是“软柿子”。

2017年,大众汽车在全球共交付车辆1070万辆,同比增长4.3%,创造了全新的销售记录。力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和丰田卫冕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宝座。

全年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306.82亿欧元,较上年增长了134.15亿欧元,增长幅度为6.2%。同时集团的营业利润额较上年也有16.5%的增幅,扣除特殊项目支出前的营业利润达到170.41亿欧元。

但2018年注定是不平静的,大众汽车集团1-9月的全球市场销量来看,累计销量为813万辆,仅增长了4.2%。其中,9月大众集团在全球共交付82.77万辆,更是较去年同期下滑18%。

既要面对传统对手,又要不轻视新造车势力,还要时刻提防被科技公司的“颠覆”风险,可能最好的方式就只有收购+联盟两条路了。

就在近日,有媒体披露,福特汽车正在和大众集团认真讨论潜在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来说,现在每家企业都或多或少在面临一些困难。

“现在走上台面进行一场艰难的合作谈判,总比走向迫不得已的境地要好得多。”有行业人士坦言,现在是传统汽车制造商需要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了。

福特汽车在美国强大,大众疲软,而大众在福特疲软的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仍然表现强劲。

此前,双方在6月份宣布,两家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探讨几个联合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开发一系列商用车以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市场。

在2018年之前,大型汽车制造商之间寻求伙伴关系或许是不恰当的想法。但所有的想法在2018年之后可能都要重新启动,因为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要争夺移动出行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已经对部分试点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收费,并开始测试定价模型,率先进入了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早期阶段。

这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商的战略布局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或许,在下一个全球汽车衰退期即将来临之时,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