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苹果一直竭力将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探索当作秘密,未对外界公开。
但就在周三(2月20日),这家科技巨头对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想法终于付出浮出水面。
苹果向美国最高级别的汽车安全监管机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文件,其中描述了该公司自动驾驶测试项目的性质、安全措施,概述了如何确保自动驾驶系统正常运作等内容。
其实,根据美国交通部的相……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众泰的北美之行,值得期待。
之前据外媒报道,众泰自去年11月份开始在美国招募经销代理店后,日前还聘请了两名营销资深人士,希望2020年在美国开启零售业务,此次加入众泰美国的两名营销人士分别为Jan Thompson女士和Susan Bland Norton女士。
营销大佬加盟
Thompson女士现年69岁,被任命为众泰美国和众泰美国独家经销商HAAH控股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德国汽车巨头纷纷杀入出行市场,一场由汽车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在出行市场的正面对决将正式上演。
近日,车云得到可靠消息,大众汽车与滴滴出行在中国建立的合资公司已经落户上海嘉定。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商滴滴的正式牵手。
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定名为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400万元人民币,其中,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日前,吉利集团公布了最新旗下品牌架构。其中吉利新能源将作为独立的子品牌,未来主攻新能源车型。按照新的架构,吉利旗下将拥有吉利汽车、吉利新能源、领克汽车、宝腾汽车与路斯特汽车五个子品牌。
本次架构更新,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吉利新能源成为吉利旗下的独立子品牌,并且拥有自己的新车标。未来吉利新能源将陆续推出近30款新车,覆盖各个细分领域。
『配图为GE11纯电动……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日前,共享汽车品牌立刻出行对外宣布,公司已于2019年年前完成了千万美元级别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凡创资本、君联资本、蓝驰创投等共同投资,其中包括了部分国资的支持,光源资本继续担任财务顾问。
立刻出行CEO王杨称,“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精细化运营和技术提升,在广州单城盈利的基础上立刻出行将在多城证明汽车分时租赁的经济效益。”查阅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4……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近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Uber正计划将旗下外卖平台Uber Eats的印度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Swiggy。消息称,目前谈判已经入最后阶段,交易或将在下个月完成。
Uber Eats最早于2017年就进入了印度市场,历经近两年的发展,Uber Eats已经在印度37座城市开展了运营服务。据悉,Uber将用印度外卖业务换取Swigg……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共享出行公司就要来了。2月20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共享出行巨头Lyft预计最早将于下周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文件,并于3月底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Lyft计划在3月18日当周启动IPO路演,路演预计将持续约两周。自成立以来,Lyft共融资51亿美元,目前IPO估值在200-250亿美元之间。
据悉,Lyft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消费者对新能源配套设施超快充电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
以国内为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300万辆,但同期充电桩保有量仅有73万个,车桩配比上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国内充电桩的充电速率也非常的低,目前充电桩功率在15-120kW。其中慢充不超过40kW,快充也多在120kW以下。
尤其……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去年年底,Waymo CEO John Krafcik的一句对自动驾驶“真的很难“的描述给整个尚在“活蹦乱跳”的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在感叹自动驾驶太难之际,他还发出“未来几十年内,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做到无处不在,无人驾驶汽车将一直存在限制”的预言。随着Waymo的发声,外界人士开始越来越冷静地看待这项新技术,而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则认为仅靠单车智能或许难以实现真……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更快的充电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热量。目前的技术使用电动制冷剂压缩机。但在效率和噪音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各大车企都在寻找新的冷却技术。
宝马正在寻求汽车电池的替代冷却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快速充电时的峰值冷却能力,同时降低冷却部件的振动和噪音。基于此,宝马将邀请符合需求标准的解决方案参与评估和合作考量。
对于车企而言,需要直面的问题是,不断上升的冷却能力……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