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中美欧排放“开倒车”,利好中国车企出海?

“如果汽车产业因疫情遭受重创,连生存都难,更不用说环保责任和义务了。” 日前,欧盟委员会前成员Günther Oettinger表示,疫情很可能让欧盟放宽汽车二氧化碳减排计划。 据欧盟环保部门透露,车企、供应商和经销商组成的游说团已经向欧盟委员会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提交了请愿书,请求放宽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 在中国,生态环境……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宝马集团正式发布氢动力电池技术细节

日前,宝马集团首次公布了宝马iHydrogenNEXT氢动力系统的技术细节,并重申公司正在系统、全面地推进零排放出行的落地。该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25kW(170Ps),补充燃料的时间仅需3-4分钟。 『宝马i Hydrogen NEXT氢动力系统』 『氢燃料电池装置』 宝马i Hydrogen NEXT动力系统所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通过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中汽协:车市走进“春天里”,中国品牌苦守40%市占率关卡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中国车市的回暖气息也非常明显。4月10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在京举行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汽车行业最新产销情况。 据中汽协官方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内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长4.0倍和3.6倍,同比下降44.5%和43.3%,降幅明显收窄。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347……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提高保值率 首家动力电池回收平台上线

电动车二手残值低,把一部分消费者挡在了门外。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迭代快,电池折旧高。通常来说,电池成本占一辆电动车总成本的40%左右。提高电池回收效率,是破解电动车二手市场的关键。   3月27日,中国五矿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动力电池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国内第一家动力电池回收服务平台。据企业官方介绍,平台上线半个月左右,注册行……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触角伸至微生物圈 吉利健康汽车新进展

吉利的“健康汽车”又有新动作,这次“触角”伸到了微生物界。4月10日,由吉利汽车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微所”)共同组建的微生物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随着联合实验室的正式挂牌,吉利汽车和广微所将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共同组建车内环境微生物数据菌种库,并通过对微生物种类、生化特性和分布规律等全面研究,确立菌种库在菌种覆盖范围等,以期持续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年产能达255MWh 德国Tesvolt最大储能电池工厂投产

  外媒报道称,日前,德国商业存储系统制造商Tesvolt GmbH在德国维滕贝格建设的电池工厂开通运营,主要生产9.6kWh到兆瓦级的各种容量的电池储能系统。 该工厂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每天可生产1MWh储能系统,年产能达255MWh,后期可以扩充至1 GWh。 其生产过程是在将电池集成到储能系统之前,通过半自动化流程对其进行完全充放电,并进行彻底检查,然……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起亚考虑将韩国国内三家工厂停产一周

  据路透社报道,起亚汽车一位工会高层周一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影响到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量,起亚已告知韩国工会,计划暂停三家国内工厂的运营。 上述高层表示,工会尚未决定是否接受停产计划,有关工资的谈判正在进行中。根据该计划,起亚将从4月23日至29日暂停三家组装厂的生产。 起亚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考虑暂停韩国国内一些工厂的生产以应对新……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疫情蔓延生产不停 全球多家轮胎厂复工

一边是疫情全球蔓延,一边是生产压力。轮胎企业或许有些焦虑,疫情虽然严重生产也不能停滞。日前,据外媒报道,轮胎行业普利司通、米其林、倍耐力、固特异等巨头率先复工复产,陆续重启全球各处工厂。 4月13日,普利司通重启其北美商用轮胎工厂生产,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乘用车轮胎制造工厂则计划于5月第一周重启,部分工厂可能会提前开启生产。普利司通北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豪华车率先回暖,部分销量恢复疫情前

3月,国内车市有所回暖,豪华车销量恢复尤为明显。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相对2月下滑78.7%,同比降幅提升38个百分点。豪华车3月零售同比下降20%,显现高端换购需求迅速回暖。 以奔驰、宝马为首的豪华品牌率先复苏。3月,奔驰在华共售出5.1万辆,同比下跌1.9%,与去年同期批发量基本持平,较2月1.2万批发量相比,环比大幅……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博世等三巨头或将自己造车

据德国商报报道,博世(Bosch)携手本特勒(Benteler)以及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平台。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全球巨头,博世或将打破禁忌,首次进行整车平台打造。 (图片:博世和本特勒共同打造的“移动底盘”) 三月初的一条新闻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但其实很可能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和车身制造公司宾尼法……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