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签约美国经销商 欲借出口海外市场扭转乾坤

众泰汽车前三季度亏近7.6亿元,亏损持续扩大,后院 “起火”危机不断。众泰汽车推进入美计划,寄希望于美国市场,道阻且长。 10月28日晚,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泰汽车”)披露2019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众泰汽车的亏损持续扩大,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皆出现下滑,亏损接近8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陷入泥沼的众泰汽车所承受的……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透地雷达上线 自动驾驶车辆可自动停车

在停车场,当车位拥挤,车辆不便打开车门时,车主可使用智能召唤功能,轻松让车辆驶出停车位。这一功能的要求是车辆必须处于车主或操控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如果是信号不好的地下停车场,或是多层停车场,智能召唤功能将变得不再智能。 日前,初创公司WaveSense研发了一款基于“透地雷达”的全新技术,即使车辆超出车主视线范围,仍能实现远程召唤功能。例如,车辆位于多层停车……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阵痛期的零部件巨头,转身还是席地而坐?

当所有企业都在高举“新四化”转型的大旗,却不意味着掌握了必然方向便能走上坦途。 2008年,当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高管们坐着公司专机前往华盛顿请求政府救助时,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度跌至谷底。十年过去了,很多人可能记住了那场危机中底特律汽车巨头的惨状,却容易忘记彼时另一幅更加晦暗的行业图景——零部件玩家的一地鸡毛。 德尔福,全美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早在金融……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安铁成任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及总经理

记者10月30日从国资委网站公布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职务任免公告了解到,安铁成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为中汽中心总经理人选。 除安铁成的任命之外,也公布了原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凯的任命,提名于凯为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免去其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董事职务,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破解零部件软肋,自主品牌为何还需自给自足?

即便是当前汽车产业全球化催生供应链配套变得更加丰富且简单,但对本土品牌而言,要想把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还必须得走一遍“扶持—发展—壮大—开放”这条自给自足的供应商体系发展最原始的道路。 “博世、大陆、德尔福等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为我们供货,豪华品牌用的零部件什么,我们同样也在用……”几乎在每一场自主品牌的产品分享会上,主机厂们都不厌其烦地将供应链体系作为产……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特斯拉:上海工厂已具备生产能力,周产量预计达3000辆

  2019年10月18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特斯拉超级工厂。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产品,一定能达到世界级品质。”美国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29日召开的上海城市推介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据悉特斯拉美国工厂很多技术已经运用在了上海的工厂上,并进行了相应的提升,因此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中实现了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陶琳透露,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具备生……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日企研发出新型轮胎橡胶材料

据外媒报道,日本JSR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合成技术,研发出一种轮胎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 JSR股份公司是日本一家高分子化学公司,而且生产与销售液晶材料的相关产品。 新型材料结合了JSR的聚合和氢化技术,可以控制材料中不饱和键的数量。 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橡胶的机械强度,约为传统合成橡胶的两倍,甚至超过了天然橡胶的强度。 据称,与传统合成橡……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猛虎难敌群狼 宁德时代增长乏力透露业绩隐忧

如此高的利润,让行业内众多电池企业望尘莫及,但这也是宁德时代少有的业绩下滑。迎着新能源风口让宁德时代快速成长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独角兽”,但与政策和车企们的高度捆绑也正在让其背后的隐忧日渐浮出水面。   “独角兽”背后的业绩隐忧 2015-2017年,在政策支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这直接带动上游电池行业爆发。 受高额补贴刺激,2015年新能源……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见证属于未来的黑科技“现代嘉年华”重庆站即将启程

两江环抱,双桥相邻。驻守在长江畔的山城重庆,坐看夜晚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满天星汉,流光溢彩。就在这盛世美景之中,一场饱含了激情的性能盛宴,如同一颗流星般照亮重庆的夜,它堪比好莱坞动作大片,它媲美真实版速度与激情大戏,它就是“现代嘉年华”北京现代品牌体验日!11月2、3日,来北京现代重庆工厂,这场盛大的全民嘉年华盛宴等你来狂欢! 在“现代嘉年华”北京现代品牌……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

官方充电时间遭质疑 是误导还是难规范?

最近关于纯电动车“充电时间疑云”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激烈,起因是某车企在产品宣传中使用了“30分钟可充至80%”的诱导性话术,而用户在真实体验中,0-80%电量的充电时间远超出了官方提供的时长。这不由又让我们想起了此前品牌惯用的“等速续航”宣传语,这些明显使用了“取巧”的宣传语,到底算不算是“虚假宣传”,我们来一起聊聊。 信息盲区,官方快充是否涉及虚假宣……继续阅读 »

0评论 0个赞